王翦心里清楚,功高震主的结局自古以来就残酷无情,没有哪个帝王会例外。为了保住性命,他选择了告老还乡,暂时退出权力中心。秦始皇却念及旧情,曾说:“朕不杀你,你留下便是。”这说明秦始皇不像大多数帝王那样一味除掉心腹重臣,而是信任王翦这位忠诚的大将。毕竟,王翦为秦始皇效力配资软件,经历无数艰险,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。秦始皇之所以不杀他,正是因为王翦那种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忠心耿耿。
公元前262年至前260年,秦国为实现统一天下,发动了长平之战,这场战役是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大战。赵国最初派出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,廉颇指挥大军构筑了三道防线,试图抵御秦军强大的攻势。可秦军势如破竹,实力远超预期。廉颇于是命令部队撤退,修筑更多堡垒防守,以求坚守。然而赵王对廉颇的退守战术极为不满,决定换将,派遣年轻的赵括统领大军。
展开剩余84%赵括正如史书所说,只是纸上谈兵的书生,他过于自信地率军发动正面攻击,正中秦军名将白起的计谋。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,兵法高超,他指挥秦军从三个方向包围赵军。赵军被围困四十多天,最终不得不投降,投降的二十万赵军兵士全部惨遭坑杀。长平之战以赵军四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告终,将赵国打得元气大伤,几乎无力还击。这场辉煌战功的取得,离不开“战神”白起的卓越战略。
赵国失去了军神李牧后,基本失去了与秦军抗衡的能力。虽然赵军统帅赵聪誓死不降,选择以死报国,拒绝回邯郸,认为那样只会加速国家灭亡。但最终,赵国只能被迫主动向秦国发起战争,拿出最后的力量抵抗。王翦得知赵国准备发起进攻时,心中反而感到满意,因为自李牧离开后,赵军已无人能与自己匹敌。
赵国大军攻入秦军营地,秦军早已按照王翦的布置准备就绪。赵军进攻时,秦军集体撤退,诱敌深入。赵军大将颜聚察觉秦军有诈,但赵聪缺乏李牧的军事智慧,自信满满地说:“我边军铁骑势不可挡,何惧秦军!”他还高喊:“直扑帅旗,拿王翦首级!”消息传到王翦处,他自然觉得赵聪狂妄自大,立刻命令儿子王贲率领十万精兵绕到赵军后方,实施包围歼灭。
当赵聪和颜聚意识到被包围时,已陷入秦军重重围困。王翦叹息道:“赵国,赵国亡矣。”尽管如此,赵军士兵依然表现出极强的抗争精神,令人敬佩。可惜的是,赵国缺乏明智的君主和足够优秀的将领。赵军士兵虽然意志坚韧,但终究难以挽救败局。
眼下邯郸城依旧未被攻破,秦军二十万大军驻守此地,数月无果。秦王嬴政忧心忡忡,说:“若无进展,关东六国或将结盟抗秦。”昌平君回应:“我军短期内难攻下邯郸。”王翦提出策略:“两军对阵,拼的是意志和锐气。赵军锐气不减,意志未衰,而我秦军利剑尚未出鞘,破城之计只有一个字——‘困’。”
正是依靠长期围困,邯郸城内粮草短缺,内乱频发。赵国奸臣郭开怀抱鱼死网破之心,与王翦密谋里应外合。时机成熟,王翦下令夜袭邯郸,擒获赵王迁。郭开打开城门,迎入秦军,双方配合默契,攻破邯郸。赵军虽顽强抵抗,面对二十万秦军依然损失惨重,阵亡近万人。若非围困策略,强攻只会导致更大伤亡。随后秦军杀入王城,赵王王后献上国玺,标志秦国大获全胜,连一向严肃的王翦将军也露出了笑容。
与此同时,韩士人因秦国土地剥削起兵反叛,楚国趁乱发动攻击。尽管秦国强盛,但敌国依然有顽强抵抗的意志。秦国面对这场战争表现出明显的傲慢自大。韩士人占领新政,楚王派项燕率二十万楚军进攻函谷关,楚国同样不甘示弱,认为自己本是万乘之国,若非当初误信李园,怎会坐视秦灭韩赵?
秦王嬴政拒绝召回王翦驰援函谷关,楚国大将认为此举轻视自己,于是派人在战前夜宰杀二百头犍牛祭奠士卒,次日围攻秦军。然而楚王临时召回公子涵与柱国,两人争执后成功撤军。正如秦王所料,他随后派王贲剿灭旧韩叛军。魏王见此,向秦王保证绝不会叛变。燕国对秦军动向极为担忧,害怕王翦率军攻入。齐国内部动荡,也惧怕秦国会先发制人。
燕国不愿坐以待毙,主动出击,历史上著名的“荆轲刺秦”事件由此发生。荆轲刺杀失败后,秦王派王翦和李信率军攻入燕国,歼灭燕军精锐。为了保全二十万燕人性命,姬丹被处死,燕国大批民众逃往辽东,至此燕国覆灭。
秦王派昌平君假意与楚王议和,实则为拖延时间给王贲伐魏大军争取机会。大梁城坚守不易,秦军伤亡惨重。秦军最终施“水淹大梁”之计,但魏国仍难保粮草,且大将病逝,成为魏王灭亡的导火索。魏王假装投降,魏国灭亡,秦国在其故地设砀郡。此时,秦王统一六国的目标只剩楚国。
年轻气盛的李信狂妄自大,当秦王询问攻楚所需兵力,王翦建议六十万,李信则断言二十万足够。王翦支持推行分封制,秦王表示先搁置。两人推心置腹,王翦落泪诉说:“臣虽有怨言,但绝非为私利,只为死去大秦士兵鸣不平。”秦王感动至深,眼含泪水。
秦王相信李信,派其率军攻楚,但李信缺乏实力,楚军从背后偷袭,秦军仓促应战,二十万兵几乎全军覆没。全国陷入迷茫,李信自缚请罪。秦王鼓舞士气:“阻挡寡人一统天下者,必死无疑,我大秦锐士必凯旋。”
秦王亲请王翦出山,赐虎符,王翦誓言“必灭楚国”。王翦巧用计策,发明投标枪,教军士兵,振奋士气。避正面冲突,选择夜袭,楚军大败,四十万仅剩十万。楚军再集结攻城,却不料王翦早已攻破郢都,楚军仓促撤退,拥立芈启为王。
大典上,芈启慷慨激昂誓死抗秦,然而王翦大军再次攻入,城门告破,芈启阵亡,项燕自刎,楚国彻底被王翦击溃。王翦多年征战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,最终助秦王完成伟业,努力终未白费,历史也铭记了他的功绩。
发布于:天津市港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